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
协议编号: PKU-WGG-PHD-2025-0901-01
签订日期: 2025年09月01日
签订地点: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
培养单位(甲方): 北京大学
法定代表人: 龚旗煌
统一社会信用代码: 12100000400002259P
地址: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
联系人: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
联系电话: 010-62751354
博士研究生(乙方): 张三
证件类型: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
证件号码: 11010820030101XXXX
学号: 2501110001
联系电话: 13800138000
电子邮箱: zhangsan.phd@stu.pku.edu.cn
通讯地址: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燕园学生公寓5号楼101室
紧急联系人: 李四
紧急联系人电话: 13900139000
校内指导教师(丙方): 王五
证件类型: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
证件号码: 11010819700101XXXX
所在院系: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
职称: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联系电话: 010-62750000
电子邮箱: wangwu.prof@pku.edu.cn
联合培养单位(丁方): 文稿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法定代表人: 赵六
统一社会信用代码: 91310115MA1H8WXXXX
网址: www.wengaogao.com
联系电话: 95022435
电子邮箱: mail@wengaogao.com
地址: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88号
前言
为整合高等教育机构的理论优势与科研企业的实践资源,共同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,甲、乙、丙、丁四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法律法规、教育规定及科研合作惯例,本着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平等自愿、诚实信用的原则,经过充分协商,就联合培养乙方成为博士研究生的相关事宜,达成以下协议,以兹共同遵守和履行。
第一条 定义与解释
1.1 培养计划: 指由丙方和丁方企业导师共同为乙方量身定制的,经甲方研究生院审核备案的《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》,其内容涵盖课程学习、科研训练、企业实践、学术交流、学位论文研究等全部环节的详细安排和考核标准。
1.2 研究项目: 指由甲、丙、丁方共同确立的,作为乙方学位论文核心研究内容的科研项目,项目名称为“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可信内容生成关键技术研究”,项目编号为 PNJ-2025-001。
1.3 保密信息: 指任何一方(披露方)以书面、口头、电子或其他任何形式向其他方(接收方)披露的,与本协议项下研究项目相关的、非公开的、具有商业或科研价值的技术信息、经营信息和数据。包括但不限于:技术方案、源代码、算法、实验数据、财务数据、客户名单、未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以及任何在披露时明确标注为“保密”的信息。
1.4 知识产权: 指基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、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》及相关国际公约所界定的所有智力成果权利,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