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破产了还能签合同吗_破产企业签合同有风险吗_破产后还能做生意...
【直接回答】破产公司能签合同!但不是老板说了算,而是法院指定的管理人说了算
很多生意人以为公司一破产就完蛋了,什么合同都不能签了,这是大错特错!实际上,破产公司还是能签合同做生意的,只是签合同的人换了——不再是老板说了算,而是法院派来的"管理人"说了算。
很多人问:"破产的公司还能做生意吗?"、"和破产企业合作安全吗?"、"破产公司签的合同有效吗?"答案都是肯定的,关键是要了解其中的规则和风险。
时间节点 | 合同签订权归属 | 法律依据 |
---|---|---|
破产申请受理前 | 企业法定代表人 | 公司法相关规定 |
破产申请受理后 | 破产管理人 | 企业破产法第25条 |
【关键区别】管理人不是打工的,是代表公司的
签的合同必须对破产有帮助,要么让公司财产更值钱,要么有利于还债给债主
重要合同不能随便签,得先报告法院或者债权人,走完法定程序才能签
有法院、债权人、债主代表三方监督,不能胡来,违规了会被撤换
步骤1 识别合同类型 |
→ | 步骤2 判断是否需要许可 |
→ | 步骤3 履行法定程序 |
→ | 步骤4 签订并执行 |
对于破产前已经签订但还没完全执行的合同(专业上叫"待履行合同"),管理人有一个重要权力:可以选择继续执行还是解除合同。
简单说就是:如果合同对破产公司有利(能赚钱或者有助于恢复经营),就继续执行;如果合同会亏损或者没必要,就解除掉。
决定类型 | 适用情况 | 法律后果 |
---|---|---|
继续履行 | • 合同有利可图 • 维持必要运营 • 有助于企业重整 |
• 对方有权要求提供担保 • 形成共益债务 • 优先受偿 |
选择解除 | • 继续履行造成损失 • 企业无履行能力 • 不符合破产目标 |
• 对方可申报债权 • 按破产债权受偿 • 受偿比例较低 |
破产其实分好几种情况,"破产清算"和"破产重整"的规则完全不同:
破产类型 | 什么意思 | 签合同的原则 |
---|---|---|
破产清算 (关门卖家产) |
公司救不了了 卖掉所有财产还债 |
• 主要签处理财产的合同(拍卖、仓储、运输) • 不签没必要的经营合同 • 维持水电等基本服务 |
破产重整 (救公司) |
公司还有救 想办法恢复正常经营 |
• 可以借钱并且提供担保 • 可以引入新投资者 • 可以签各种经营合同 |
和解程序 (私下协商) |
公司和债主 私下商量还债办法 |
• 主要围绕还债协议 • 合同签订比较简单 • 重点是执行还债计划 |
不能!公司一旦破产,老板就失去了签合同的权力。如果老板还偷偷签合同,这个合同可能无效,老板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。
基本安全!但要注意三点:①确认对方真的是法院指定的管理人;②合同内容在管理人权限范围内;③该走的法律程序都走了。做到这三点就没问题。
不一定!如果管理人越权了,或者没按规定程序走,合同就可能无效。所以一定要确认程序合规。
当然可以!法律明确规定,你有权要求管理人提供担保。如果他们不提供,你可以拒绝签合同。
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申请破产重整,与80多家供应商签有原材料采购合同,总金额约2亿元。管理人需要在保证生产的同时控制成本。
处理阶段 | 供应商类型 | 具体措施 | 预期效果 |
---|---|---|---|
第一步 分类筛选 |
A类供应商(20家) | 核心原材料,价格合理,继续履行合同 | 保证生产稳定 |
B类供应商(30家) | 一般供应商,重新谈判条件后履行 | 降低采购成本 | |
C类供应商(30家) | 价格偏高或质量不稳定,解除合同 | 控制成本风险 |
A类供应商处理:
管理人主动联系,承诺继续履行合同,但要求供应商接受分期付款方式,并适当延长付款期限。
B类供应商处理:
与供应商重新协商价格和付款条件,平均采购成本降低12%,同时要求提供更严格的质量保证。
C类供应商处理:
依法发出合同解除通知,告知供应商可以损害赔偿请求权申报债权,按破产债权受偿。
1 | 建立合同台账:详细梳理所有待履行合同,按照重要性、紧急性分类建档 |
2 | 严格履行程序:重大合同决定必须履行报告或许可程序,留存完整档案 |
3 | 加强沟通协调:与债权人委员会、人民法院保持密切沟通,获得理解支持 |
4 | 风险评估机制:对每份重要合同进行充分的法律和商业风险评估 |
1 | 核实管理人身份:要求查看法院指定管理人的正式文书,确认签约主体合法性 |
2 | 审查权限范围:检查合同内容是否在管理人职权范围内,是否履行了必要程序 |
3 | 要求提供担保:重大合同可要求管理人提供履行担保或第三方保证 |
4 | 设置保护条款:在合同中约定分期履行、及时解除等灵活保护机制 |
超越职权风险 | 签订超出法定职权范围的合同,可能承担个人赔偿责任 |
程序违法风险 | 未履行必要程序可能被债权人申请更换,影响职业声誉 |
决策不当风险 | 合同决策明显不当可能面临债权人质疑和法院监督 |
身份识别风险 | 与非管理人签订合同可能导致合同无效,无法获得保护 |
程序瑕疵风险 | 未核实程序合规性可能在合同履行中遭受损失 |
履行障碍风险 | 破产企业履行能力有限,可能面临合同无法正常执行 |
破产公司能签合同!但必须通过管理人,按照法律程序来。
不要被"破产"两个字吓到,破产不等于死亡,很多破产公司还在正常做生意。
记住关键点:不是不能合作,而是要找对人、走对程序。